来源:《人文天下》2018年第6期(3月刊)总第116期 来源作者:郭齐勇 来源时间:2018-05-18 16:44:06编辑人:  发布时间:2018-05-18 16:44:06 浏览次数:

郭齐勇:阳明心学要旨(下)

三、致良知

  阳明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见,“致良知”是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良知”二字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所谓良知,就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爱亲敬长就是良知的最初的自然体现。“致”字则出自《大学》的“格物致知”。阳明创造性地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实现了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为一。


  首先,在阳明那里,良知是一个贯通天人的概念。他说:“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是天性,理是天理,心之本体是本心,也就是良知,三者之间是对等的关系。所以,宇宙间最根本的秩序也就是“天理”,天对人的本质性规定也就是“天性”,以及人的道德本质和主宰也就是“本心”,三者就完全贯通起来了,本心或良知于是直接成为天理的具体表现和生发之源。


  其次,阳明所讲的良知,又指“随时知是知非”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是一个贯通体用的概念。关于这一点,《传习录》中有多处体现: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良知会自动地呈现于心并为主体所觉知,即人的至善本性在是非知觉中的当下朗现。这种是非知觉里必然蕴含着应当如何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选择的方向。这个原则就是天理,依据天理进行道德判断,甚至产生意向性活动,就是道德实践。能够知善知恶的良知,既是至善本体,又是至善本体的功能和发用。所以说,良知的概念贯通了体、用两个方面。总之,阳明五十岁前后提倡的“致良知”之学,实际上是在早年“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蕴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主要理论内容。


  正是在兼具“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阳明将良知视作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良知赋予了天地鬼神万物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价值意义的创造本源和主宰力量,具有绝对性和根源性。人有此良知,就可以和天地宇宙会通,可以充当宇宙天地之心,从而肩负起协理宇宙天地万物的责任。正因为良知如此重要,所以阳明断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良知既是“性与天理”,又是道德认知与判断。因此所谓“致良知”,也就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断地向至善的道德本体归复,以达到极致。“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这个“致”字既作名词,有极点、终极之义,又作动词,有向极点运动之义。“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极,就是扩充良知本体至其全体呈露、充塞流行,“无有亏缺障蔽”。人生中良知充扩至极的过程是无限的。一方面,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和成圣成贤的追求提供了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的道德洞见,能有效促使道德主体挺立,激发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第二层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致良知即“行良知”,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阳明心学具有个体性的特征,也具有感性的特征。康德哲学只强调道德理性,未强调道德感性。儒家哲学和康德哲学的不同在于调动了恻隐、羞恶、是非等道德情感的力量。所以,良知是主宰,是行为的准则,是真实的、感性的、个体性的东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致良知”说既简易直截又内涵丰富,将阳明的整体哲学思想完满地表述出来,标志着阳明哲学建构的最终完成。

  

四、生态智慧

  阳明继承了先前的儒家思想,对自然万物,包括草木、鸟兽、山水、瓦石等,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重点发挥了孔子的“仁爱”、孟子的“仁民爱物”、荀子的“礼有三本”、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及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等思想。在他看来,不仅是动植物、自然之物(如石),甚至人造之物(如瓦),因其源于自然,又是人造的且成为人生存的必需品,也都有生命,都要顾惜。他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阳明肯定天地万物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阳明在《大学问》中指出: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大人能够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且“非意之也”,本来就是一体的。人见到不同类的鸟兽的哀鸣觳觫,会产生不忍之心,这是他的仁德之心与鸟兽合为一体了。鸟兽与人一样都有知觉,但人见到草木的摧折,必有悯恤之心,这是他的仁德之心与草木合为一体了。草木犹有生命,但人见到瓦石之毁坏,必有顾惜之心,这是他的仁德之心与瓦石合为一体了。


  阳明强调天地万物都在良知、灵明等精神性的一体之中,都具有良知、灵明。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高于山川动植,山川、鸟兽、草木、瓦石等类也各有其精神和价值阳明重视人与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如此,人才可能对万物都保持深切的仁爱、关怀,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连的。在这种价值来源的共识上,儒家生态伦理可以建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生命共同体,将宇宙生态系统真正视为人与万物之共生、共存的生命家园。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也有自身的价值。阳明肯定天地万物都有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所以,这并不是所谓的生态环保的思想,而是更大、更深厚的生态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人与万物虽然都是天地所生,但二者又有所区别。阳明指出:“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阳明所言“良知上自然的条理”就是“差等之爱”,亲亲、仁民、爱物,是有差别的。在他看来,人类取用自然资源、食用动植物,这本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保持着一种生态的平衡。从亲人到他人再到万物,仁爱的表现是越来越疏远的,这并不是说越来越不重要,而是区分方式和层次的不同。阳明主张从工具价值的立场取用生态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内在价值。


  儒家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又是无限的,为了更好地解决二者的矛盾,儒家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节制人类的欲望,以求得永续的利用。但永续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人类,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生命的光环,仁者与万物为一体。

 

(作者简介: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

 

Baidu
sogou